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:大力推进风光基地开发,生物质、地热能获政策加持

来源: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:彭强 关键词: 可再生能源        收藏 0   

2022
06/02
11:25
21世纪经济报道
分享
投稿

我要投稿
导读

6月1日,《“十四五”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》(下称《规划》)正式发布。该《规划》由国家发改委、国家能源局、财政部等九个相关部委联合发布,对国内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的成绩与面临的形势进行了盘点,同时也为2025年、2030年乃至2035年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设定了目标。

中能供热网报道:6月1日,《“十四五”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》(下称《规划》)正式发布。该《规划》由国家发改委、国家能源局、财政部等九个相关部委联合发布,对国内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的成绩与面临的形势进行了盘点,同时也为2025年、2030年乃至2035年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设定了目标。

《规划》提出,近年来,中国可再生能源取得跨越式发展,但在非技术成本下降、规模化发展、高水平消纳等方面,还将面临很大的挑战。未来一段时间,中国将大力推动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化开发,统筹推进水风光综合基地一体化开发,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开发,积极推动地热能规模化开发。

可再生能源发展成就与挑战并存

近年来,为了加速推动能源转型,应对气候变化,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都制定相关政策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。《规划》提出,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,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,是推进能源革命和构建清洁低碳、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重大举措,也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。

“十三五”期间,国内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,在装机规模、利用水平、技术装备和产业竞争力等方面都迈上新台阶。

截至2020年底,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9.34亿千瓦,占发电总装机的42.5%,风电、光伏发电、水电和生物质发电装机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。2020年,中国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达到6.8亿吨标准煤,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3.6%。

在技术进步方面,中国水电已经具备百万千瓦级水轮机自主设计制造的能力,特高坝和大型地下洞室设计施工能力世界领先,陆上低速风电技术国际一流,海上大容量风电机组技术保持国际同步,光伏技术快速迭代,多次刷新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。目前,中国在水电产业优势明显,风电拥有完整的产业链,光伏产业占据全球主导地位。

《规划》也指出了国内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还存在的缺点:虽然国内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长较快,但在能源消费增量中的比重还低于国际平均水平,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和高效消纳利用的矛盾仍然突出,新型电力系统亟待加快构建。同时,可再生能源制造成本下降较快,但非技术成本仍然相对较高,可再生能源的非电利用发展也相对滞后。

按照中国政府此前披露的计划,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将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、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,明确2030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。中国的风电和光伏发电产业将逐渐全面进入无补贴的平价时代,甚至是低价市场化发展的新时期。

既要大规模开发,又要高水平消纳,同时还要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,这些都对可再生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挑战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本次《规划》也是首次以国务院九部门联合的形式印发。6月1日下午,国家发改委在其官方微信上以答记者问的形式解释称,“十四五”期间,可再生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,任务更加艰巨,对资源详查、用地用海、气象服务、生态环境、财政金融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亟待完善可再生能源发展相关的土地、财政、金融等支持政策,强化政策协同保障。

国家发改委表示,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形式,既是规划发布形式的创新,也有助于形成促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。

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

《规划》提出,可再生能源发展要把创新当作根本动力,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、海上与陆上并举等多元迭代思路,同时统筹电网与电源、可再生能源与传统化石能源、可再生能源开发与消纳之间的关系,坚持市场主导、生态优先,也要加强可再生能源与国土、环保、水利、财税、金融等方面的政策协同。

按照此前的规划,到2030年,国内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达到25%左右,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。展望2035年,上述指标均将有进一步的提高。

《规划》提出,到2025年,全国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将达到3.3万亿千瓦时左右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量在全社会用电增量的占比将超过50%,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实现翻倍。

2025年,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消纳责任权重将达到33%左右,可再生能源电力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达到18%左右;同时,地热能供暖、生物质供热、生物质燃料和太阳能热利用等非电利用规模达到6000万吨标准煤以上。

《规划》提出,要坚持生态优先、因地制宜和多元融合发展的原则,在不同地区重点推动不同类型可再生能源的发展。其中,“三北”地区将优化推动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化规模化开发,在西南地区统筹推进水风光综合开发,在中东南部地区重点推动风电和光伏发电就地就近开发,在东部沿海地区推动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,稳步推动生物质能多元化开发、积极推动地热能规模化开发,以及海洋能示范化开发。

在风电与光伏发电基地化开发方面,《规划》提出要重点建设新疆、黄河上游、河西走廊、黄河几字湾、冀北、松辽、黄河下游新能源基地和海上风电基地集群。

在海上风电基地建设方面,将开展省级海上风电规模制修订,同时开展规划环评,优化近海海上风电布局,探索建设海洋能、储能、制氢、海水淡化等多种能源资源转换利用一体化设施。加快推动海上风电集群化建设,重点建设山东半岛、长三角、闽南、粤东和北部湾五大海上风电基地。

此外,《规划》还指出,要科学有序推动大型水电基地建设;积极推进大型水电站优化升级,发挥水电调节潜力;依托西南水电基地,统筹推进水风光综合基地开发建设。

业内讨论已久的生物质能和地热能,也再次迎来政策加持。在生物质能多元化发展方面,《规划》提出要稳步发展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,有序发展农林生物质发电和沼气发电,合理发展以农林生物质、生物质成型燃料为主的生物质锅炉供暖,加快发展生物天然气,大力发展非粮生物质液体燃料。

在地热能规模化开发方面,《规划》提出要结合资源情况和市场需求,在北方地区大力推动中深层地热能供暖,加强中深层地热能制冷研究;在西藏、青海、四川等地区推动高温地热能发电发展,支持干热岩与增强型地热能发电等先进技术示范。
 
投稿联系:投稿与新闻线索请联络言过 13601277774(微信同号) 投稿邮箱:heating58@126.com。
关键词: 可再生能源
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
特别声明
本文转载自21世纪经济报道,作者: 彭强。中能登载本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,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内容仅供参考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若有侵权或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请及时联系我们。
凡来源注明中能*网的内容为中能供热网原创,欢迎转载,转载时请注明来源。
 
更多>同类资讯
广告
广告
广告

APP

中能热讯随身的行业商务资讯

中能热讯APP随身热讯

扫码下载安装

公众号

微信公众号

扫码关注

顶部